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绣花软件

三看海归求职,这些方面是海归求职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来源:平绣网 时间:2021-01-23 作者:平绣网 浏览量:

海归在求职过程中,专业与岗位如何匹配、就业地如何选择等话题一直备受关注。专业契合度固然很重要,但同一个专业也可以有不同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求职者拓展思维,勇敢地去尝试多种可能性。

三看海归求职,这些方面是海归求职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看:拓展求职领域


如果最终选择的职业与所学专业无关或关联度不强怎么办?


回国求职过程中,多数海归往往预先将选择范围简单圈定在与专业领域相关的行业,这么做本无可厚非,但需注意的是,不要轻易将与本专业关联度不大的岗位排除在外而失去很多潜在机会,这也会使求职者的心态随时间推移而出现波动。


笔者曾结识一位英语水平出众的留学生Eason,他凭借优异成绩获得奖学金,在高中毕业后选择前往丹麦就读比较语言专业。回国求职时,Eason希望专业对口,因此将主要选择范围锁定在国内小语种培训机构的丹麦语语言教学方面。但是,由于他的专业对口岗位很少,因此数次求职均未获成功。之后他决定扩大范围求职,最终成功入职一家从事对外贸易的谈判团队。这家企业正处于发展上升期,急需拓展海外尤其是北欧地区的业务。Eason在丹麦留学多年,对当地风土人情颇为熟稔,这些都成为了他求职时的加分项。


其实,求职时除了专业优势,对留学国的了解、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体悟,也都会成为求职的潜在助力。重要的是,求职时不要预先给自己绝对设限。

三看海归求职,这些方面是海归求职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看:调整心理预期


摆正心态,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在回国求职时也是很重要的。随着回国海归逐渐增多、国内毕业生竞争力上扬,想要单凭一纸学历而获得高薪的想法并不现实,如果没有提前调整好心理预期,就容易产生落差和挫败感。


笔者的高中同学Alex在美国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学业后回国。在求职中Alex发现,由于近年来理论演变和国内的快速发展,自己所学的专业内容难以直接应用到国内相关行业之中,一些理论在国内难有用武之地。同时,岗位的技能要求自己也并不熟悉,在竞争力上并无明显优势。权衡利弊后,他边了解国内行业最新发展边求职,并下调了自己对薪资待遇的要求。"目前最重要的是尽快跟上业内步伐,否则,时间久了我的竞争力很可能进一步下滑。"Alex说。


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还有一些留学生出现"被迫求职"的情况。


王珂原(化名)就是其中之一。留学英国的他因疫情影响,导致论文进度严重拖后,毕业时间也比预期更晚。同时,疫情对与他专业密切相关的金融行业造成冲击,使得他不得不在临近本科毕业时放弃了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想法。仓促决定下,王珂原已经做好了短期内找不到工作的准备。同时,他也在寻找国内的实习机会,为的是让自己初步熟悉行业环境,然后再考虑接下来的计划。

三看海归求职,这些方面是海归求职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看:充实个人履历


挑选回国后的就业城市,也是海归求职中的重要一步。事实上,"哪里更适合自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


一方面,北上广深薪资较高,但生活成本也同样居高不下;"新一线"或二线城市薪资略低,但生活压力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较为冷门的专业,北上广深提供的选择机会更多,平台更大;而在非一线城市能提供的岗位有限,甚至"无岗可选"。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对于热门专业的海归来说,想要在一线城市获得理想职位、站稳脚跟也并非易事,年龄和资历必须要着重考虑。比如,一些行业的海外实习或工作经验在国内说服力较低,海归求职者要努力增加行业内认可的国内实习经历。同时,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海归往往在初次求职时年龄偏大,用人单位也会有人力资源成本方面的顾虑和考量。


考虑到冬季并非大多数企业的招聘旺季,于求职者而言机会相对有限。如果不能短期内获得工作机会,留学生们也不要闲下来,要主动了解所在行业的短期动向,同时拓展技能,全面提升自身的求职竞争力。


国际化人才回流大幅增长


前不久,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在国内求职的海归人数同比增长了33.9%,留学生回国求职同比增长67.3%,二季度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95%。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程家财表示,截至2020年底,留学生回国申请认证数量约为30万份,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万份左右。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人才红利优势凸显,国际化人才也在纷纷回流。


海外人才加速回流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251.8万人,回国201.3万人,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


程家财表示,广大留学人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国家的留学工作方针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和留学回国人员数量都在逐年增长。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留学人员回国数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95后"沈陈钢是一名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生物技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20年毕业后回到国内,在江苏无锡一家生物制药公司求职成功。沈陈钢说,随着美国收紧移民政策,近年来各大公司都在减少外国员工招聘。同时,国内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在国内找到相关工作的机会较多,"从投简历到最后确定工作,只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


在日前上海举办的一场海归人才招聘会上,前来应聘求职的很多人员表示,无论是疫情防控形势还是经济发展势头,国内都有明显优势,希望能抓住国内发展机遇。


《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当被问及疫情下选择回国的考虑因素时,56.8%的海外留学生选择了"国内疫情管控效果更好",其次是"国内生活更加便利",占比45.3%。对于就业目的,分别有42.1%和36.8%的留学生表示"国内经济恢复更好"和"国内就业机会更多"。


创新引领提振信心


受全球经济下行以及疫情影响,一些国家纷纷削减员工招聘计划,通过限岗限薪等方式缓解财务危机,这些限制性政策使其国内就业面临严峻困境,海外学子在国外的应聘压力陡增。而与之相映照的是,我国经济复苏与社会环境的持续改善。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的《2020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以53.28的全球创新指数得分,在全球参与排名的131个经济体中位列第14名,是唯一进入全球创新指数前30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报告认为,世界创新核心区域正在东移,中国是过去几年中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进步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专利、实用新型、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和创意产品出口等重要指标上名列前茅。


《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也显示,66.6%的受访海归表示,经历疫情考验,对国内经济发展与就业更有信心。


依托区域经济水平发达、基础设施完备、国际化程度高等优势,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对海外人才更具吸引力,吸纳了45.1%的求职申请。杭州、成都、南京、苏州、天津、武汉等新一线城市依靠较强的发展潜力与引才政策,也吸引海外人才奔赴。


不过,随着留学生数量的增长,海外留学生的质量也产生了较大分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说:"随着留学生数量增加,部分留学生在学识能力方面与国内毕业生相比并不占优势,在就业竞争相对激烈的国家找到一份理想工作要难得多。对于需要依靠更多社会资源来找工作的海归来说,回国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造林引鸟"更适宜


为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国,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开放包容的政策,积极主动地引进海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促进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他国技术的依赖程度。


不过,不少回国求职的留学生表示,受疫情影响,国内求职压力也不小。与国内毕业生相比,海归对薪资、工作环境等的预期更高,因此需要做好自身的预期管理,对之前偏高的预期进行适度调整。


程家财表示,为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新创业,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将会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海归人员创业就业。


首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在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创业、学历学位认证、派遣落户、档案管理等方面,提供快速服务。


其次,继续举办好春秋两季留学英才招聘会,进一步扩大招聘会规模,为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线上线下结合提供全天候招聘服务。


再次,继续举办好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大赛。针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遇到的融资难、缺乏创业经验,以及对产业信息、市场信息了解不够等问题,加强培训和指导。


不少地方为吸引海外人才推出了优惠政策。如浙江根据海外人才的特点,量身打造了一批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创业创新创造一体的新型园区,让人才"拎包"创业;围绕海外人才关心的子女入学、家属安置等关键"小事"提供周到服务。


如何更好地吸引海归人才?储朝晖建议,各地要避免唯学历、唯文凭,要重在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前那种仅凭优惠政策‘投食喂鸟’式的引才机制已经过时了,现在更应采取‘造林引鸟’模式,从根本上给各类人才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和机会,让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储朝晖说。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9:00-18: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1943号

地址: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龙环一路南方明珠商务中心5楼A525 EMAIL:kf@pingxiu.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