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绣花软件

未来几年会成为热门专业的五大专业,你的专业上榜了吗

来源:平绣网 时间:2021-03-07 作者:平绣网 浏览量:

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国内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光2020年就有近900万高校毕业生流入社会,这让很多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越发谨慎,如果专业选择不对,即便是名校毕业也会陷入窘境,而选对了就算院校实力一般也能逆袭。


现如今每个行业的发展前景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计算机刚刚兴起的那几年,社会上对于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较大,很多人看中了市场的这一大缺口,不约而同的都报考了计算机专业,但是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多,这一行业也逐渐饱和。


从一开始的人才稀缺,到后来的人才增多,不过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足以证明很多产业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渐变成了夕阳产业,有可能在你4年大学毕业之后,这个产业就已经不见,所以高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谨慎。


要选择那些过些年还有热度的专业,下面就来看看我国在未来几年热度只增不减少的产业,看完之后,或许你就明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进行报考不踩雷。

未来几年会成为热门专业的五大专业,你的专业上榜了吗

专业一:轨道交通


为何会是轨道交通,基本上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轨道交通


很多人都在好奇为何轨道交通成为了未来十年不过时的专业,那是因为交通对于人们有很重要的作用,现如今人们出行大多都离不开交通,它不仅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最重要的就是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快速稳步的增长。


基本上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轨道交通,所以在未来十年内,人们大部分的出行依旧是依靠着轨道交通,它也就成为了最不容易过时的一大产业。


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实打实的铁饭碗工作


众所周知,轨道交通包含有很多内容,其中不乏有运输、贸易以及交通管理等,这些不论是哪一方面在未来十年发展中都需要大量人才,这一专业在就业后薪资待遇也很不错,属于高薪职业,最重要的就是有编制。


这类工作是实打实的铁饭碗工作,想要报考的学生要抓紧,这类专业在未来时十年依旧是热门专业,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报考。

未来几年会成为热门专业的五大专业,你的专业上榜了吗

专业二:土木工程专业


报考热度居高不下,就业率高达90%以上


这个专业在市场上一直处在紧缺状态,国内很多高校中都设置有这个专业,其中在此专业方面最强悍的就是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对口就业率可以说是非常高,达到了90%以上,所以这个专业报考热度一直很高。


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专业就业后的薪水很高,有很多方面的补贴,所以每年都有很多人报考,在未来十年中,这个专业热度不降反增,妥妥的一大热门行业。


为何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褒贬不一?


很多人初听这个专业时,会认为这个专业不够高大上,学习起来非常辛苦,是典型的5大坑专业,即便是工作非常好找,也是干一些基层的活,典型工地里搬砖的,哪里需要哪里搬,一般人很少有人能吃了这苦。


有的人则认为这一专业是当下热门专业,看好了它的发展前景,即便是再苦再累也要坚持,这类型的人也有很多,他们看好了这个专业的未来发展,从长远进行的分析。

未来几年会成为热门专业的五大专业,你的专业上榜了吗

专业三:自动化类专业


现代化生产,离不开是机械化


现在很多产业都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尤其是很多大型食品企业,更是离不开机器,所以市场上对这一专业需求越来越大,这一专业非常受欢迎,国内很多名校内部就设有自动化专业,其中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华南理工和湖南大学。


每年都有很多学生报考这两大院校,如果你平时成绩足够优秀,就会被央企等大企业招走,这也是名校的魅力所在。


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广,可以从事的岗位很多


这一专业可以从事的岗位很多,其中可以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当下的铁饭碗工作,这些单位录取分数线并不会很低,所以想要考取这些单位的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要努力学习,尤其是要努力学习物理知识。

未来几年会成为热门专业的五大专业,你的专业上榜了吗

专业四:人工智能


随着网络时代的带来,这一专业也成为了当下一大热门专业,但是在未来十年的发展前景中,这个专业却只能排第四,并不是说人工智能这一行业不行,而是说能把这一专业做好的院校不是很多,大多拥有此专业的名校录取分数线都很高。


比如上交大和南大等名校录取分数线就很高,但是如果不选择名校,日后就业就是一大困境。


机器人取代部分人工是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既可以节省成本,也可以提升效率,所以它的发展在未来一定崛起的很快,而且还会持续上升中,未来十年中,这一行业将会越发展越好。

未来几年会成为热门专业的五大专业,你的专业上榜了吗

专业五:师范类专业


教师行业需求量大,"铁饭碗"有可能变成"金饭碗"


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国内对教师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贫困山区,师范类专业也逐渐成为了现下热门专业,国内对教师的工资也将进行上调,可以说在未来10年里,教师的铁饭碗也将变成金饭碗。


公费师范生除去学费全免之外,还有津贴补助


国内对公费师范生不仅免去了学费,每个月还有津贴,毕业之后,还会被分配到农村支教,6年服务期满之后,就可以有编制,虽然在农村生活比较艰苦,但是在服务期满之后就可以有编制,想要报考的学生一定要考虑清楚。


结语:我国有几百个专业,就业发展好的肯定也不止这些,每个专业都有利弊,学生在报考时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去报考,不要因为它的前景好而勉强自己从事不太喜欢的专业,毕竟兴趣也是促进就业的一大因素。


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这个"稳"字来之不易

未来几年会成为热门专业的五大专业,你的专业上榜了吗

1月25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紫菜产业园,工人在一家企业的生产线上加工即食海苔。近年来,连云港沿海地区大力推广紫菜养殖,年产标准紫菜30多亿张,带动4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王春摄(中经视觉)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地各部门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实现2020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可以说,这个"稳"字来之不易。


1月26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0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公布了一个让人提气的数字:2020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了之前设定的900万人的目标任务,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2020年就业形势逐季好转、总体稳定、好于预期。"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评价去年总体就业形势时,将重点落在一个"稳"字上。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顶压前行、担当作为,以空前力度应对空前危机,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可以说,这个"稳"字来之不易。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平稳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头连着国家社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2020年毕业季,全国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就业形势异常复杂严峻。


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打出政策"组合拳",扩岗位、搭平台、拓渠道,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给高校毕业生找工作吃了一颗"定心丸"。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大学生征兵、科研助理、基层项目、社区治理等都面向2020届高校毕业生开拓了更多政策性岗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介绍,截至2020年9月1日,政策性岗位已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比上年同期增加70多万。


为促进就业,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近40项政策:针对升学,出台了硕士研究生、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面向国家战略和民生发展急需专业扩招的政策;针对基层就业,出台了扩大"特岗计划""三支一扶"招录规模、扩大城乡社区和基层医疗就业岗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就业等政策;针对参军入伍,出台了加大升学优惠力度、优化体检标准、直招士官入伍等政策;针对职业资格条件,出台了教师等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等政策……


疫情阻断了毕业生和招聘单位的面对面交流,但"云宣讲""云招聘""云管理"等线上服务提供了新的沟通渠道。2020年,人社部会同有关方面启动实施主题为"职等你来就业同行"的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208万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需求2761万个,利用视频招聘、远程面试、精准撮合等"云服务"方式,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扬帆启航。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招聘机构、平台企业等加强合作,帮助大学生"云上找工作"。据统计,"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平台"推动11个省份近900所高校开展网签工作,去年有64.5万毕业生完成网上签约。


基层就业历来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方面。去年,各地进一步扩大基层就业数量,鼓励应届毕业生到基层、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建功立业。我国"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计划各增加5000人。中组部等7部门也印发通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围绕社区服务需求就业创业。


不少毕业生也逐渐转变择业观念,主动到基层去,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的发展进步中。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聂念胜去年作为选调生回到家乡云南,他坦言,刚上大学时想着毕业后能早日实现财务自由,后来在参与支教、调研等活动中,择业观逐步改变,如今更愿意去基层的广阔天地里施展才干。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不少地方政府还从小处着眼,为求职的高校毕业生解决了"燃眉之急",做出了不少"暖心之举"。福建省福州市为解决高校毕业生求职期间没有地方住的问题,为外地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标准二人间内,24小时不间断热水和无线网络,洗衣机、衣柜、电视、卫浴等设施一应俱全,毕业生通过福州市人社局的微信公众号申请办理,可免费住1个月。


"免减缓降"援企稳岗


去年1月29日,浙江宁波千千秀日用品有限公司湖北籍员工李方敏接到了公司的电话。"疫情严重,我本想回不了公司可能会丢了工作。但听到公司说按规定延期上班基本工资照发时,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在最困难的时候,公司没有放弃我们。"李方敏说。


疫情期间,人社部及时出台涉疫情劳动关系政策和相关解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劳动关系;各地人社部门建立"驻企联企小分队",全力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各地通过组织专车、专列、包机等方式,累计"点对点"运送农民工超过600万人返岗复工,其中贫困劳动力超160万人,帮助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无缝对接。


"人社部门主动指导我们申请援企稳岗返还资金,当天申请、当天审核、及时发放,第一时间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青岛星跃铁塔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凡波说。去年,人社部社保"免减缓降"政策为企业减负1.54万亿元;向608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042亿元;支出就业补助和专项奖补资金上千亿元。


"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说,企业普遍反映,减免社保费政策是惠及率最广、满意度最高、最为有效的支持政策,对纾解企业困难、促进经济恢复增长起到重要支持作用。


越是经济困难时期,人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越高。截至去年12月底,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职工人数较2019年底分别增加1619万人、1147万人、1291万人,同比增幅为近5年之最。聂明隽表示,去年通过加大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和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压实地方政府保发放主体责任以及动用累计结余等举措,确保了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切实兜牢了民生底线。通过社保费的减免,稳就业、保民生的效果得到了充分体现。


阶段性减免社保费只是一项临时性支持政策,去年年底已经到期,三项社会保险费从今年1月1日起已按规定恢复正常征收。"考虑到疫情风险仍然存在,部分企业压力可能较大,规定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今年4月底到期后,将再延长1年至2022年4月30日。"聂明隽说。


灵活就业拓宽就业"蓄水池"


随着"互联网 "的不断发展,网络零售、互联网医疗、线上课堂等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成长,为灵活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这些新产业、新业态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对于返乡留乡农民工来说,与互联网相关的新业态已成为他们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渠道。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去年7月底,全国新增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1300多万人。其中除在本地企业就业及务农外,还有5%的返乡留乡农民工通过云视频、直播直销等新业态创业就业。


灵活就业人员中,因存在规模小、大龄失业人员多等情况,抗风险能力较弱,受疫情冲击更直接,还面临着资金筹集难、场地支持难、服务保障难、能力提升难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出台了《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在拓渠道方面,针对灵活就业形式多样、主体多元的特点,突出加大对个体经营、非全日制、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在优环境方面,针对灵活就业人员自主创业,重点在审批管理、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主要提出免营业执照、免部分收费、免租金、免费提供场地;在强保障方面,针对培训服务少、抗风险能力弱等不足,重点从新职业开发、针对性培训、就业服务等方面强化扶持。


前不久,浙江杭州20名外卖骑手通过了相关培训与考试,成功获得"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初级证书。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下产生的新职业也得到政府层面的重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李长安表示,各类新业态岗位的出现,对扩大就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直播、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未来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像杭州给快递小哥评职称这件事,是对新业态从业者劳动的充分肯定,对提高他们的技术熟练程度,提升社会认知度都有很大帮助。"李长安说,"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为新业态从业者提供就业服务,如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等,对从业者的劳动权益保护方式也应有所创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丹)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9:00-18: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1943号

地址: EMAIL:kf@pingxiu.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