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绣花软件

5G时代到来,这些专业绝对吃香,还附有大学推荐哦!

来源:平绣网 时间:2021-04-17 作者:平绣网 浏览量:

涌入5G时代浪潮,社会也即将迎来巨变,对于2020高考生来说,选对专业,即是成功踏入社会的第一步。

5G时代到来,这些专业绝对吃香,还附有大学推荐哦!

01信息与通信工程


说到这个专业,不得不提北京邮电大学,简称"北邮",它和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并称为"两电一邮"。北邮在信息技术领域很强大,被称为"中国信息科技人才的摇篮"。


A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A: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A-: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


0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类专业一直是热门专业,尤其是当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 等等一个前沿的领域不断发展,社会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A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A: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03电子科学与技术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电脑、手机、智能音响等电子器件,都离不开电子科学与技术。


说到电子科学技术专业,不得不提两所大家不太熟悉的985高校: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位于四川成都,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校88年,为国家输送了20余万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产生了19位两院院士,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神五"和"神六"飞船副总设计师、"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杨宏等都是学校校友。


A :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


A-: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04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直是处在经济建设与技术革命的前沿,推动自动化进程,是当下十分热门的专业。


A :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


A: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A-: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


05软件工程


每一部智能手机,都离不开应用软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来临,软件工程专业,也成为就业市场的高薪行业。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A: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


A-: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


06统计学


前不久,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在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当谈到人工智能,任正非表示,人工智能就是统计学,这个学科计算机与统计学就是人工智能。


身处5G时代,我们生活的点滴将会大量地被智能软件和智能设备记录,这就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对于决策者和企业都至关重要。所以,与数据处理、数据统计相关的专业将会越来越受欢迎。


A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A: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


A-:北京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07数学专业


很多人会问,数学专业和5G有什么关系?随着5G时代的到来,数学这门学科的作用将日益凸显。在5G时代,应用软件的功能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智能,而这必定需要强大的算法来支持。而且,5G时代有海量数据需要处理,要想高效地、有效地分析数据,数学知识是必需的。


A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


A: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08戏剧与影视学


有点意外,4G时代小视频火了。在5G时代,增长最快的将是对视频以及内容的需求。一级学科中,戏剧与影视学和5G联系非常密切。戏剧与影视学的二级专业包括: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等,选择非常多。


A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A-: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


09信息安全


5G时代,信息泄露问题面临新的挑战。信息安全专业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物理、法律、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确保信息安全的科学与技术,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人才。


在校友会版大学排名中,信息安全专业排名第一的是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分列二三位。


1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的概念这几年非常火爆。5G时代,物联网迅速崛起,海量数据以及其中蕴含的商业价值是大数据产业的核心财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就是培养时下最热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行业急需的人才。


这个专业实力较强的高校有:中南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


11游戏设计/特效


动漫业发展的有目共睹,动漫电影票房火爆,电视动漫收视飘红。


这个专业实力较强的高校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12物联网工程


这几年,物联网的概念非常火热。通俗地说,物联网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实现人、机、物的互联互通。从目前情况来看,物联网在环保、安防、智能交通、农业、医疗推广的可能性非常大。物联网专业是门新兴学科,同时也是交叉学科,涉及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项知识,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


在校友会版大学排名中,该专业排名靠前的高校有: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13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有人说:"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通信技术必然需要智能硬件设备的强大后盾来支撑,而硬件设备的完善又必然需要大量高级工程师。


在校友会版大学排名中,这个专业排名第一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位列二三位。


14人工智能专业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普遍。小到扫地,大到科研都有人工智能的影子。未来,社会对人工智能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国内高校中的九校联盟(C9,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15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这个专业偏向于文科性思维,新媒体运营专业更看重创造性思维以及文字功底,也是一个比较适合文科生的专业。5G时代,各大自媒体平台的发展,需要大量短视频、文章等内容。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创意思维,是新媒体专业的优势。


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安徽大学等学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排名都还不错。


八省联考告诉我们:这3个冷门专业要吃香了,考上就是金饭碗!

5G时代到来,这些专业绝对吃香,还附有大学推荐哦!

2021年高考,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将首次实行"3 1 2"模式,分3天进行考试。为了考生和涉考涉招人员提前适应,上述8省市于1月23日-25日同步组织了普通高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也即近日网上所说的"八省联考"。


算上已经实行新高考改革的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山东、海南6省市,目前全国31省市中已有14个省市实行了新高考改革。


另外,安徽省教育厅日前明确,2021年将稳慎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力争落地落实。


但从"稳慎""力争"等词语中读出,安徽省2021年是否实行新高考,恐怕还是未知数。


鉴于很多同学仍不了解各省市进入新高考改革批次,我们先一起来看下!


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为:上海、浙江两省市;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为: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省市;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为:广东、湖南、湖北、辽宁、河北、重庆、福建、江苏等8个;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为:宁夏、广西、陕西、云南、甘肃、青海、新疆等7个;


其它批次(原定第三批次但实际延迟推行的省份)为: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等10个。


或许你看完会有疑问,为什么各省份的高考改革批次不一致?甚至有些省份的高考改革延迟推行了?


作为通向国内大学的唯一渠道,高考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各省份尤其是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对待新高考改革态度尤为审慎。


以河南省为例,实施新高考面临现实难题:


(1)硬件困难。缺少功能教室,由于新高考学生的选修课程多达12种组合,很多学校的教室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缺少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有关的实验室、实验器材、药品、模型等设施。


(2)师资困难。师资力量不足,据掌握的信息,河南某县级高中的师生比严重失衡,3个50人的标准班,只能配备1名副科老师,而新高考成功实施的省区,师生比为1:8,各类专业教师缺口量较大。


(3)学生选科倾向。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 1 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高二)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5G时代到来,这些专业绝对吃香,还附有大学推荐哦!

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5G时代到来,这些专业绝对吃香,还附有大学推荐哦!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地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2020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5G时代到来,这些专业绝对吃香,还附有大学推荐哦!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认为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而选择生物,地理较多的原因应该是和初中基础关联不大,只要高中期间用心学好好准备,谁都有胜出的可能。大多数学生都会在生物或地理中选择一科,甚至两科,以缓解其他科目压力。


从实行新高考的地区选科统计来看,除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外,地理、生物这两个科目受到学生选科青睐。


而2020年5月底,河南省教育厅才下发文件,明确"从2020年入学的初一年级新生开始,将生物、地理纳入中招考试科目...."


事实上,早在2016年河南省教育厅就要求2016年入学的初一年级新生开始,将生物、地理纳入中招考试科目,但在18年考试的前夕,省教育厅鉴于目前全省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办学条件极不平衡,施考条件参差不齐等因素,经研究决定,暂不将生物、地理学科纳入全省中招统一考试科目。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三科的师资严重缺乏。


这里面有历史原因,这三科在文理分科的旧高考体系中作为文科生所学的副科,受到学生的普遍冷落,向上传导,导致大学选择历史、地理、生物的学生少,毕业后工作不好找...


但是,高考改革就意味着教师的需求会发生变化。一方面是师资力量不足,另一方面是学生选科倾向历史、地理和生物,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这三科教师的需求必将大大增加。


浙江、上海等实行高考改革考试的省份,教师的短缺(地理、物理紧缺)已经有所呈现。


变革中孕育着机会。历史、生物、地理,这3个曾经的冷门专业,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要吃香了。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9:00-18: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1943号

地址: EMAIL:kf@pingxiu.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