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出现以来,我国的民航出行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而进入3月份,随着国内疫情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旅客出行热度也在持续升温,国内民航市场回暖明显。
记者 乔楠:我现在是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T2航站楼,我们看到旅客人数是多了不少,其实从春节之后旅游出行就在迅速升温,再加上16日开始国内低风险地区进返京不再需要出示核酸检测证明,更是让休假、探亲需求在清明假期之前逐步释放,旅客人数有了明显上升之后,我们看到机场方面将之前关闭的行李托运柜台和安检通道也已经全部开放。
旅客 于先生:我的工作全国各地飞,这次是去武汉、安徽、江西,然后才到北京。如果是星期一到星期五之间的航班的上座率还是蛮高的。我现在坐的航班基本上旅客人数90%左右。
旅客 张小姐:我来的时候是全满的,北京到上海。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出差了。票价好像跟去年年中相比稍微贵点。
业内人士表示,节后民航出行量呈V字形回暖趋势,这主要依赖于商务旅客出行的率先恢复。再加上即将到来的清明节与五一假期,民航旅客出行量将进一步上升。
去哪儿公共事务部总监 徐光晔:以北京出发的像京沪、京蓉、京广这种商务航线为代表的订量 上升非常明显,五一机票的预订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的两倍了。
商旅用户出行增长的同时,出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旅客对清明和五一假期目的地的选择越来越往南移,热门航线票价也开始有所反弹,不少旅客已经做好出行规划并购买机票。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张丽女士,过去每年春节都会带孩子和家人一起旅行过年,今年因为响应国家号召就选择留在了北京。最近她计划着清明节假期可以带孩子去海南。
消费者 张丽:我是准备在清明节的时候带着我的我宝宝,跟我老公一块去三亚玩,大概是1000左右往返一个人,大概提前三周左右订,其实看现在价格是稍微高了一些的,大概往返要3000块左右。
天气渐暖,旅游目的地也由冰雪游回归到了古城游、城市游等,而海岛游依旧热门。从目的地看来,4月3日和5月1日出发到达三亚、成都、海口、长沙、西双版纳、丽江、青岛的搜索量同比2019年增长显著,超过200%。
淡季不淡,出行需求增加,机票均价也有小幅增长,订票平台数据显示, 3月以来,国内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为637元,与2月同期相比增长约一成。
东航华北营销中心市场部高级经理 沈云:目前的机票价格跟2019年相比基本上是85%左右,3月以来我们的航班客座率基本上在60%左右,预计到3月下旬能达到70%左右。
3月28日,国内民航将开始执行夏秋航季时刻,多家航空公司表示机票价格虽未完全恢复,但随着市场进一步好转,换季后将重新调整运力,优化航线加密航班。
厦门航空北方总部华北营销中心副总经理 张冰冰:我们增加了13条线,比如说厦门到北海、天津、福州、重庆、青岛、沈阳,福州到张家界,预订量里面今年比较突出的还有一些西北的地区,像西宁、拉萨。
当年为何取消"五一黄金周"?
时任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的蔡继明早在2013年就公开表示,从1999年实行黄金周制度之后,固有弊端开始暴露,包括交通堵塞、出行难,旅游景区人满为患,以及餐饮和住宿价格暴涨,这都让消费者的"假日满足"大打折扣。
这也是当年取消五一黄金周的主要原因。
自2008年起,五一黄金周取消,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天假期,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到11天。这种做法增加了假日的次数,分散了节假日的密度,意在避免出现往年黄金周群众扎堆出游的现象,减少交通拥挤,旅游安全隐患等问题。
但这对十一假期出游人数却产生了影响。
时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的刘德谦,对比取消五一假期前后几年的数据发现,取消五一黄金周之后,每年十一黄金周的国内旅游都出现了超强增长劲头,每年人数增长几乎都在20%以上,远超前几年的平均增幅。
可以看出,许多原来在五一黄金周出游的旅游者,转向了十一黄金周集中。因此,关于恢复黄金周的呼声再起。
事实上,五一黄金周虽然没有恢复,但近年来的五一假期正在逐年延长——
2019年的五一恰逢周三,通过与周末调休,形成了4天小长假,实实在在地增加了一天假日;
2020年通过调休,再多增加了一天休假时间,形成5天小长假。
今年,五一假期将继续保持5天。
延长假期,一定要调休吗?
假期连休,其实并不等于白白新增假期,这在网上也引起议论纷纷。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算上周末的公休假,我国公民的年公休假一共是11天(法定节假日)+104天(双休日)=115天。
11天法定节假日,放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呢?
日本每年公众假期一年共计16天;
俄罗斯2018年的全国法定节假日有27天;
美国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一年有10天假日。
可以看到,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已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中等水平,但建议延长假期的呼声每年都有。
延长假期有什么好处?
除了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们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对诗和远方更为强烈的愿望,还在于其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贡献力。
特别是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作为释放内需潜力的重要路径之一,假日经济被寄予了更多期待。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假日经济率先复苏,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据世界旅游组织目前公布资料,旅游产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元收入,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110个行业发展。旅游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旅游行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社会就能增加5至7个间接就业机会。
更深一步,假日经济并不是单纯的"旅游经济",包括旅游在内,餐饮、娱乐、影视、交通、展览、竞技等行业,共建出充满生机、丰富多元的多元假日经济生态。
从这个意义上看,假日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跃程度,假日经济越繁荣,经济发展越有活力。毋庸置疑的是,我国假日经济之所以能快速恢复,其背后依托的正是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及巨大的需求潜力。
那么,为什么要用调休"换"假期?
有网友提出,虽然很想休长假,但调休存在其必要性——倘若直接将现有工作时间改为假期,那么假期越长,工作积压越多,假期后压力更大。
其实,延长假期看似只是简单增加几天假期,但事实上涉及国计民生等多个方面。社会生活没有暂停键,似乎很难有一种"完美方式"可以让所有人员休假的同时社会还能保持运转、百姓生活得到基本供应。
今年五一假期能安心出游吗?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1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劳动节: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5日(星期日)、5月8日(星期六)上班。
上周,张文宏医生在接受采访时,分析了五一假期旅游的可能性。他表示,今年五一假期的疫情管控应该会比去年更好,因此他相信,五一假期出游不成问题。
张文宏医生的分析回应让不少人振奋不已。随着国内疫情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2021年的五一旅游市场也将加快复苏的步伐。
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本地游、周边游市场仍将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
从出行方式看,今年五一期间,自驾游仍将成为国人旅游的热门选择。
从细分市场来看,私家团、高星酒店等高品质产品仍将成为用户出行的首选。
当前,中国版的"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已经正式上线,旅游行业也期待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迎来国际旅行市场的重启。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1943号
地址: EMAIL:kf@pingxiu.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