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的全面素质将决定我们国家未来的整体实力、社会的幸福程度。"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7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的发言引发共鸣。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每个家庭的大事。当下,学生作业家长写、教育类App泛滥、孩子负面情绪等问题广受社会关注。如何将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改到位、改彻底,代表委员对此展开热议。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在哪里?
"每天下午4点一过就盯着手机,收集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仅要辅导作业,还要检查批改、拍照上传"……深受"折磨"的家长叫苦不迭。
而另一边,老师们也委屈不已:"想让家长多参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有些模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和家庭既要有合作,也要有侧重。"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育才学校校长高琛说,学生作业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布置作业、组织学生完成作业和批改作业,是学校和教师需要承担的工作,"学校应该科学合理制定内容,让老师们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
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代表认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担负涵养孩子正确价值观、树立健全人格的责任。学校教育倾向于通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在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家庭教育则侧重于学生个体的独立发展。
她还建议,学校应把学生的校外时间还给家庭,由家长主导,为家庭教育生活留出足够空间。"家长也要意识到,接受学校教育是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父母不能以任何理由为借口,侵占孩子在校学习时间。"
总之,"教育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厦门大学校长张荣代表说,教育好学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教育类App泛滥,是便捷还是负担?
受疫情影响,"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使得在线教育迅猛发展。作为"云端"学习平台的核心载体,教育类App大量涌入市场。移动上课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参差不齐的内容也形成了"指尖负担",亟待规范引导。
解决这一乱象,在北大附中集团总校校长王铮代表看来,要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关规范,有针对性地对在线教育企业的责任权利做出规定,明晰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在此基础上,监管力度还要继续加强。"高琛说,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网信办、市场监管等部门综合运用经济、法治、行政等手段,严格在线教育企业的准入机制,并对其办学条件、收费管理、营销方式等提出标准和要求。
关注基础教育多年的刘希娅经过调研走访,呼吁建立在线学习产品管理平台,对App推送的学习内容、教师资质、开班情况、学生数量、收费标准等信息统一录入平台,并对学生、家长开放查询,进一步促进线上教育规范有序发展。
此外,她建议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由教研机构、教师、家长、社区人员等相关利益群体组成社会监督团体,对在使用过程中不合格不科学的产品,应勒令其下架整改。
孩子烦躁抑郁如何疏导?
内卷、鸡娃、虎妈、狼爸……流行热词背后流露出满满的教育焦虑。如何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们的心理问题又该怎样疏导?
"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代表说,积极健康的心态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靠大人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家庭和学校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在高琛看来,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体系,注重心理教师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家校协作,引导家长提升育人智慧,共同为孩子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心理问题还应寻求专业帮助。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王家娟代表认为,医疗卫生机构应在青少年心理状态诊断、评估和干预过程中发挥专业作用,对在校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采取必要的预防干预措施。
"心有阳光才能健康成长。"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代表说,只有推动教育更高质量发展,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推动我国展开了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践,然而伴随在线教育爆炸式发展,不少问题也暴露出来,在线教育乱象成为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关注的问题。
当前,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已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很多代表委员认为,应对在线教育进行规范和监管,引导其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介绍,近年来,在线教育发展迅猛,目前全国互联网教育用户已超过4.2亿,占全国网民的四成以上,在线教育及其关联产业市场规模已达5000亿元以上。"在线教育被视作朝阳产业,确实存在巨大发展潜力。"刘林说,然而在超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虚假广告、技术故障、质量不高、服务不佳、卷款跑路等问题,"频频被消费者投诉、被媒体曝光。"
刘林调研时看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在线校外培训机构存在"加重中小学生负担""贩卖升学焦虑"等问题,"这应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9.9元10节课""外教真人线上1对1,送教具、送教材"……如今在电梯间广告屏里、各大短视频平台、综艺节目以及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在线教育的广告。
女儿明年要上小学了,张琳琳一口气给孩子报了好几个线上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维,还有绘画和科学。她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自己的压力来自身边同龄孩子的家长,"幼儿园里好多孩子都在上各种网课,价格比线下课便宜,我也跟着大家一起报了。"
刘林认为,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目前在线教育主责部门不明、系统规划不够、监管力度不足等,"在线教育对我国教育改革、数字经济发展、就业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支持与规范两手并举,积极培育、引导其健康发展。"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感触很深。他注意到,尽管在线教育领域现在出现了各种问题,但在线教育和现有教育体系紧密结合将成为今后的新常态,"我们一定要应积极面对,加强规范。"
在周洪宇看来,目前在线教育"国家队"的建设还不够。尽管教育部提供了很多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但依然不能充分满足大家不同层次的需要。他建议加强在线教育"国家队"建设,并将这些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免费分享,"速度和进度都要再快一点。"
在线教育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高,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广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在线教育的需要。周洪宇的研究团队通过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对网络平台中的资源利用较少,运用各类软件对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资源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能力不足。此外,部分教师应变能力不强,一遇到在线教学的技术故障等突发问题就手足无措,严重影响在线教学正常开展,"如何尽快提升他们的能力,都是需要研究的。"
针对眼下大量在线培训平台"野蛮生长"的问题,他提出要加强对线上教育平台以及各种教育App的监管,规范校外线上线下的培训,"近年来,尽管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出台相关规定,也明确了管理要求,但还是存在不少违法违规的问题。"
周洪宇建议对诸如超标超前、应试导向、虚假宣传、制造焦虑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同时建立在线教育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负面清单制度。
刘林建议将在线教育发展纳入"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目标,制定专项产业规划,明确其属于教育新业态,以包容审慎性监管为主调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制定扶持在线教育及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的系列措施。
一些代表委员还提到,要警惕在线教育时代,城市与农村之间"数字鸿沟"进一步加大而影响教育公平的问题。刘林建议,通过税收优惠、奖励补助等手段引导在线教育机构参与教育领域焦点、难点问题解决方案设计与服务,参与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深度融合发展。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目前政府对面向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活动的机构,实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制度,由于条件宽松且不需要办学许可证,导致全国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大幅增加。
刘林提出,线上校外培训机构的备案制与民办教育促进法、《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对校外培训机构依法审批登记的要求不一致,而且在场所条件、师资条件、管理条件方面的要求及监督管理规定,特别是招生宣传、培训内容、教师资质、收退费管理等方面也标准不一,这些都使得对线上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难以落地。因此他建议,依法重新设置在线教育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在线教育办学许可证制度,加强审批管理,从源头上把关定向。
"明确政府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管体系。"刘林说,要构建权责清晰、部门协同、应管尽管的监管体系。他建议,通过信用积分、星级评定、行业黑名单曝光、行业禁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强化行业自律,使在线教育在服务教育事业发展中释放更多正能量。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1943号
地址: EMAIL:kf@pingxiu.com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