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绣花软件

中国青年报社对应届生的调查报告,96.8%受访应届生期待在求职上获得更多支持

来源:平绣网 时间:2021-04-17 作者:平绣网 浏览量:

中国青年报社对应届生的调查报告,96.8%受访应届生期待在求职上获得更多支持


每年的"金三银四"都是求职招聘的高峰时期。今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为909万人,再创新高。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更多海外留学生选择回国找工作。据求职平台统计,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海归人才数量较2019年增长了33.9%。今年的应届生目前求职进展如何?他们在求职上期待哪些支持?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wenjuan.com),对1690名应届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6.8%的受访应届生期待在求职上获得更多的支持。提供更多面向应届生的岗位(54.1%)和完善灵活就业者的社保(52.8%)是受访应届生最期待的就业帮助。


受访应届生中,专科生占12.1%,本科生占77.5%,研究生占9.7%。


61.2%受访应届生坦言两届毕业生和海归潮叠加,应聘竞争大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应届生黎云(化名)已与一家企业签订了三方,目前正在进行入职前的实习。黎云告诉记者,去年11月学校结课,准备找工作的同学大都参加了校招。一部分同学通过校招获得了入职通知或找到了实习机会,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专升本。


华中科技大学专硕毕业生麦可可(化名),最近在准备考本地高校的事业单位编制,她理想的工作是在高校做辅导员,她觉得自己性格有亲和力,适合这样的工作。


西南大学2021届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元梓玄(化名),目前正在求职,之前因为考研没有参加秋招。从寒假开始元梓玄就在投递企业的实习岗,本学期开学返校后,他也陆续参加了一些企业的面试。


调查中,11.2%的受访应届生已找好工作,签订了三方,22.4%的受访应届生已找到工作,还在寻找其他工作机会,55.5%的受访应届生在求职过程中。此外还有9.4%的受访应届生在准备升学,1.2%的受访应届生在自主创业。


元梓玄坦言,像自己这样没有参加秋招的学生,在春招时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因为没有参加秋招,之前实习经历也比较少,在面试环节不是很占优势,所以没有收到太多积极的反馈。另外,我是重庆本地人,想留在川渝地区工作,但看到心仪地区的企业大部分招满了,感觉岗位要比秋招少一些"。


调查中,61.2%的受访应届生表示在求职中遇到了两届毕业生和海归潮叠加,应聘竞争大,56.4%的受访应届生感觉存在缺少实习经历、社会经验少的问题,46.9%的受访应届生感觉招聘需求少,面向应届生的岗位有限。


其他遇到的问题还有:各平台招聘信息零散,难以搜集(38.6%),薪酬待遇难达到预期(34.1%),在性别、学历等方面面临就业歧视(31.6%)以及线上求职过程较为繁琐(24.5%)等。


"这一两年应届生在求职上多少会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的应届生还会面临和去年未就业的学生一起求职的情况。但能力强、求职准备工作做得充分的人,还是可以脱颖而出的。"北京某高校本科生辅导员刘丽(化名)认为,应届生求职要提早准备,不能等到了毕业年级再考虑,"先确定几个心仪的行业,然后多实习,让自己有更直观的感受,而不是停留在凭空想象中。如果前几年什么都不想,等到临毕业了才去考虑什么职业适合自己,估计也很难有答案,求职的过程中也就更容易陷入被动"。


"我观察到,在往年应届生求职的过程中,那些顺利就业或获得很多机会的同学,往往平时在校园中就比较活跃、主动。相反那些不积极参与活动、没有比较突出技能的学生,更容易成为‘就业困难户’。"刘丽发现,有心的学生在大二时就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了,但有的学生在别人努力找实习、参加科研或社会实践的时候,在宿舍睡大觉,她觉得这种"放飞自我"的状态并不利于以后的求职。


54.1%受访应届生希望有更多面向应届生的岗位


"感觉今年疫情的影响还在,但我自己求职过程还算顺利,感觉给应届生的机会也比较充分。"黎云认为,对于应届生而言,需要适应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每一份工作其实都不容易,也很难做到百分百满意"。


元梓玄感觉,如果在招聘中,企业可以更充分地向求职者介绍岗位信息、工作状态等,会有助于应届生求职,"像我前期参加的实习不太多,对很多岗位的工作内容了解并不充分,所以不能确定自己是否适合"。


北京某高校2020届毕业生刘宇感觉这几年线上求职发展很快,也有很多网络求职平台,对于没有太多经验的应届生来说,在辨别信息真伪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能够有更加权威的平台,可以更加方便求职者。同时学校也要更多地帮助学生甄别岗位"。


调查中,96.8%的受访应届生期待在求职上获得更多的支持。交互分析发现,本科生期待更多支持的比例更高(97.1%)。


具体需要哪些支持?提供更多面向应届生的岗位(54.1%)、完善灵活就业者的社保(52.8%)和统一便利地汇集招聘信息(50.8%)是获选率前三的内容。


"我感觉目前学校在对接就业机会上做得挺好了。如果更进一步说,学校可以建立起应届生就业的追踪机制。"元梓玄说,有的应届生在找工作时对企业了解不多,到岗后发现与之前求职时介绍的情况不一样,但这时已经离校了,往往不太能得到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如果学校能够对应届生建立一定时效的追踪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签约后的就业情况。


受访应届生期待的其他方面支持还有:学校多组织招聘宣讲,拓展求职渠道(43.4%),把关招聘企业,避免求职陷阱(39.6%),开展笔面试经验分享(35.6%),加强与基层的人才扶持对接(27.2%),简化就业手续的办理(26.6%),提供职业技能培训(25.9%),优化线上求职流程(25.2%),提供就业市场分析(22.6%)和对就业困难学生提供帮扶(22.0%)。


刘丽感觉在经历了疫情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也要更早地启动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引导,"到了毕业季,学生更多的时间精力,其实都放在了找工作上,虽然这个时候学校也会安排求职技能和经验分享,但想要准备充分地‘上战场’,前面几年的积累储备更是少不了。要让学生提早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等到真正找工作时,才能更加沉着地应对"。


受访应届生求职选择更多元

稳定的工作、灵活就业和新兴领域都备受青睐


中国青年报社对应届生的调查报告,96.8%受访应届生期待在求职上获得更多支持


春招正在进行中。在应届生和海归潮叠加因素的影响下,应届生在求职上面临更大挑战。新业态和新职业的发展,也让求职者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今年的应届生在职业选择上有哪些特点?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wenjuan.com),对1690名应届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应届生看来,他们的求职选择更多元,稳定性强的工作、灵活就业以及新兴领域都备受青睐。


65.3%受访应届生表示身边找到工作的同学多


华中科技大学专硕毕业生麦可可(化名)目前正在准备高校辅导员岗位的招聘考试,"之前签了一家在广州的国企,但还是想留在武汉工作"。


麦可可感觉身边的同学大多有了工作机会,整体上求职进程比较顺利,"相比于自己广撒网投简历,感觉通过学校里的宣讲会更加有效"。


调查中,65.3%的受访应届生表示身边找到工作的同学多,27.7%的受访应届生觉得一般。


说起求职目标,麦可可觉得自己性格比较亲和,希望做高校辅导员,同时也觉得这类工作稳定性强,"有寒暑假,平时也可以有更多时间看书、锻炼。当然我身边也有同学愿意去互联网、地产行业。还有从事主播的,我一个女同学从大二开始做直播,现在已经积累了200万粉丝"。


麦可可觉得现在大家在职业选择上更多元,无论是青睐稳定的工作,还是选择新职业、新业态,通过努力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西南大学2021届本科生元梓玄(化名)目前正在求职的过程中,他感觉要根据自己想要的生活来进行职业选择,"我现在在重庆市北碚区税务局实习,工作比较规律,可能有的人说这样的生活单调,但我觉得没什么不好,关键是适合自己。像现在互联网经济这么发达,可能未来还会出现很多新业态,都可能成为职业选择"。


"我感觉身边同学比较关注薪酬福利,有的企业可以包食宿,对大家吸引力很大,因为这会解决大部分毕业生刚工作时的头号难题,为他们省下很大一笔开销。"此外,元梓玄感觉大家也会普遍关注企业对新人的培养,在求职中更多地希望了解企业员工的晋升空间、发展前景等。


在受访应届生看来,他们的求职选择更多元。具体说来,稳定性强的工作(61.1%)、灵活就业(49.1%)以及新兴领域和行业(41.1%)都备受应届生青睐。


38.4%的受访者应届生感觉很多人在降低求职目标和期待,37.8%的受访者应届生表示不会扎堆儿大城市,30.9%的受访者应届生感觉更多人愿意去基层工作。


应届生在求职上要做好哪些准备


"我之前因为考研没有参加秋招,现在面试时经验少,不是很占优势。"元梓玄感觉在校期间如果实习经历比较丰富,会对行业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


云南民族大学招生就业指导中心陈婕老师感觉,近些年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也产生了许多新业态、新职业,大学生也应该多走出校园,了解社会上职业的发展,"我发现很多同学对外部社会一无所知,总是想当然。比如说有的学生想到公立学校当老师,但是他都不清楚老师一般有多少课时要求,除了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哪些工作"。


陈婕感觉目前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也不太够,"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只有把这些结合起来才能知道适合什么样的工作"。陈婕认为,虽然现在高校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课,但学生的重视度不够,课程效果还没有发挥到位,这也是需要进一步提升的。


应届生在求职上还要作好哪些准备?调查中,66.7%的受访应届生认为要积极尝试,不要刻意延迟躲避就业,64.6%的受访应届生认为应该多积累实习经验,提升求职技能,57.7%的受访应届生认为要合理设定求职目标,避免眼高手低。其他方面还有:先就业再择业,逐步完善职业规划(51.3%),多关注就业市场信息,避免盲目跟风(43.4%)以及多了解法规政策,保护自身合法权益(28.0%)等。


受访应届生中,男性占46.1%,女性占53.9%。专科生占12.1%,本科生占77.5%,研究生占9.7%。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9:00-18: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1943号

地址: EMAIL:kf@pingxiu.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