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绣花新闻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已印发,新增了7所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行列

来源:平绣网 时间:2022-02-18 作者:平绣网 浏览量:


作为近些年高校改革最重要的议题,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已经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


第二轮


在新名单中,新增了7所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行列,自此"双一流"高校数量共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


新增7所双一流学校为山西大学、湘潭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暂时没有高校退出"双一流"建设名单。


与此同时,15所高校的16个"双一流"学科被警示或撤销。教育部给出的理由是,这些高校和学科的首轮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同类学科在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方面相对偏后。


教育部还表示,相关学科应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


破局"985""211"固化,"双一流"机制有进有出


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我国自2015年起实施的高等教育政策,目标是在21世纪中叶建成高等教育强国。2017年9月27日,教育部公布了高校建设名单,共有140所高校的456个一流学科入选。


双一流的建设,是为了对施行二十多年的"985"、"211"体系的变革。1990年代,我国相继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部分高校与专业学科取得重大发展,高校的实力增加。


但是这两项工程存在入选高校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高校资源不均等问题,有改变计划、加强资源整合的需要。


从2007年至2014年,教育部每年都会在工作要点中提及"985工程"和"211工程",其中2013年首次谈到了"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重点学科",自2014年起的工作要点中都谈到了"双一流"建设,而自2015年起的工作要点中已不见"985工程"和"211工程"。


2017年1月25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提出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2017年3月1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双一流"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其定性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双一流"建设不是"985工程"、"211工程"的翻版、升级版、山寨版。


同时,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在"双一流"遴选范围中是平等的,分为"大学"和"学科"两类进行遴选,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 府比选、动态筛选"产生,高校和学科通过竞争,经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评选形成初步名单,根据服务于国家战略来比选确定。


陈宝生强调,确定后的名单不像"985工程"、"211工程"那样是终身制的,而是有周期性的动态筛选。


虽然彼时强调了双一流和原先的985/211的高校区别,但据钛媒体APP观察,在首轮名单中,原985工程高校均进入了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原211工程高校均至少有一个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而从第二轮"双一流"的公布名单来看,虽然目前暂时没有高校退出了该名单,但警示名单已经给出,说明筛选机制的改革也已经在稳步推进中,也体现了"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认定原则。


第二轮

第二轮

第二轮"双一流"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


公布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中,对一些学科做了公开警示,但没有退出建设范围,这是有何考虑?而给予公开警示的建设学科又是如何确定的?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从首轮建设的成效来看,所有建设高校都取得了明显建设进展,整体上实现了阶段性建设目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要求实行动态调整机制,公开警示是其中重要内容。


首轮建设虽然总体上实现了建设目标,但实际建设时间还不长,有些学科因各方面原因,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其他同类建设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相对靠后,为激励督促,也是为了警示其他建设学科,需要给予这些学科公开警示的处理。


第二轮"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


首轮"双一流"建设2016年启动至2020年结束,首轮监测数据和成效评价中,教育部认为,"若干所高校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并且点名了材料科学、工程等学科,逐步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以及,量子科学等一些关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但教育部也表示,"双一流"建设中仍然存在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问题。


因此,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谈到,要加快培养急需高层次人才,大力培养引进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具体到各个学科方向上,实施"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加大力度培养理工农医类人才。


持续实施强基计划,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推进基础学科本硕博贯通培养,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能力,为实现"0到1"突破的原始创新储备人才。


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积极成果,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层次人才和哲学社会科学拔尖人才培养。


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储能技术、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加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强化科教融合,完善人才培育引进与团队、平台、项目耦合机制,把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


与此同时,应用学科的建设也是推进的重点。文件要求,加强应用学科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推动建设高校更新学科知识,丰富学科内涵。重点布局建设先进制造、能源交通、现代农业、公共卫生与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阔、人才缺口大的应用学科。


在专业学科布局上,继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自然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交叉融合,围绕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国家治理等领域培育新兴交叉学科。


在围绕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将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专项行动计划,努力攻克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交通、先进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深空深地深海、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卡脖子"技术。


在学科建设上,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一个特点是,赋予了部分高校建设自主权。比如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编制完成建设自主权扩大整体方案后,自行公布建设学科。


对于此,三部委的解释是,扩大部分高校学科建设自主权重点是分类推动建设高校建设体系优化和内部治理体系改革,目标是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打造自立自强战略科技人才第一方阵,激发原始创新和关键领域突破。


改革任务之一是扩大建设自主权,推动建设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建设高校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动力,为若干高校冲入世界前列创造政策制度环境。


扩大学科建设自主权在本质上是压任务、担责任,为的是更好地激发高校的建设活力,而不是给高校分层,也不是贴标签。三部委将在后续建设中,陆续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的自主建设学科的权限。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9:00-18: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1943号

地址: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龙环一路南方明珠商务中心5楼A525 EMAIL:kf@pingxiu.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