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绣花新闻

00后正式进入职场,这届春招抢人难,择业更难!

来源:平绣网 时间:2022-03-10 作者:平绣网 浏览量:

又是一年金三银四。


对于HR来说,这是疯狂放出HC、工作量激增的阶段。


与此同时,求职者为了把握黄金期,马不停蹄在各个招聘网站寻觅机会,「输入岗位关键词」、「选择职业条件」、「浏览合适的需求」。在收藏职位和打招呼间,和用人方迅速完成诉求交换。


有意思的是,这套轻车熟路的流程近年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第一批00后踏入职场,在"什么样的公司值得去"这一问题上,开始有了不一样的声音。


2020年,首批90后三十而立,成为了职场的中坚力量;2021年,00后开始进入企业实习,体验着从校园萌新向职场新秀的身份转变。从前些年的"佛"、"丧",到现在的"工具人"、"内卷"、"躺平",年轻群体里的"热词"撩拨着社会的舆论风向,代际间是作战阵营的清晰划分。


根据2021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5-59岁的人口比重下降了6.79%。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可以预见的是,未来5年,90后的市场额度同比现在将有所降低,人才市场上僧多粥少,企业抢人大战一触即发。


"跟过去相比,现在的职场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位招聘者表示,"为了吸引新兴人才,工作环境、团队氛围的好坏成了一个关键评判标准,从允许带宠物、顶级咖啡机、配Mac,到超长年假、远程办公,HR们花样层出不穷,试图传递人性化的企业印象。"


如果说80后是个体主义的初代,那么90后、00后就是个体主义的进化版本。他们个性形态各异,擅长个体发光多于团队合作,思维和行为方式在职场人群中有着超高强辨识度,和其他群体相比,他们有着领先上一辈的视野,有判断是非的知识体系参考,对于权威不盲目崇拜,表达更直接、真实。不藏拙、善自嘲,"真诚"、"拒绝画饼"、"言行一致"、"公平公正"是他们口中的高频词。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吸引、留住年轻人,如何将代际分布鲜明的人才体系适配企业发展路径,成了管理者的一道必答题。


00后正式进入职场,这届春招抢人难,择业更难!


01


00后成为职场新势力


向招聘细节发出挑战


前段时间,#00后真的来了#冲上热搜。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将有1000万千禧青年步入社会。


当第一批00后大规模进入职场,是整出"幺蛾子",还是打开"新世界"?


毕竟,00后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在求职思维方式上可谓"又直又刚"。


饭菜不好吃,走;


领导Pua我,走;


加班卷得厉害,走。


熟悉社交网络的他们,早已将古早的招聘套路了然于胸。就连刚进入职场半年的实习生都能一本正经地分析:


"薪资 社保 带薪休假 职位晋升",翻译一下就是除了正经公司的福利,其他没啥拿得出手的;


"适应较快的工作节奏",言外之意是三天的工作两天就得做完;


"弹性工作制,在家办公也行"则意味着手机不停,随时干活还没加班费;


"精致好看下午茶、咖啡奶茶随便喝",约等于放心加班,我们有咖啡提神。


在他们眼中,只有头脑简单的愣头青,才会相信这些美丽的承诺。


在互联网无孔不入的时代,00后们获取企业内幕的方式层出不穷。


很多职场新人在确定求职意向前,会提前给公司做"背调",譬如在某APP搜关键词,了解哪些公司会让新员工在KPI考核中背低绩效,哪些公司年终奖大幅缩水,哪些团队工作氛围融洽等。为了更方便直观地考虑offer,他们还会把意向公司列入自己统一的kpi考核中,一一打出具体分数,画出鄙视链,以"减少沉没成本"。


在00后眼中,应聘不是被动接受筛选的过程,而是主动出击挑选上司的机会。如此挑剔的择业标准,无疑给企业招聘出了难题。而中国社科院专家蔡昉近期发表的"未来中国劳动力人口或将以每年千万级幅度下降"的言论,则给企业泼了另一盆冷水。


在此背景下,企业为了吸引年轻人才,发起了疯狂的抢人攻势。除了饱含财富自由希望的股票、每年一次的出国团建、高额的租房补贴,连办公椅用什么品牌都成为了HR们用来招揽候选人的隐形福利之一。


但这些,似乎都不足以打动00后。有猎头反映,在招聘JD里列入【配备苹果电脑】【扁平化管理】【我们用飞书办公】等要素,反而会更具吸引力。表面上看,这一转变是职场新势力对新产品、新科技的猎奇追求,但透过现象洞悉本质,背后的原因远没有这么简单。


02


择业难变成难择业


在职场,有一个不成文的工作性价比公式:工作性价比=平均日薪×综合环境系数/35×(工作时长+通勤时长-0.5×摸鱼时长)×学历系数。


去年,这个公式几度冲上热搜,其中,综合环境系数包括工作环境、异性环境、同事环境3个方面,学历系数则按出身院校、最高学位划档分级。虽然这个公式在当时引起了一些人的争议,但其中变量的选取,还是比较贴合大部分年轻人对工作好坏的评判标准。


早前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里,就明确提到,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就达到了34%,只有4成的本科生,在毕业3年内没有选择跳槽或是转行。到了后疫情时代,受经济下行影响,离职率开始有所回落,但又出现一部分群体选择脱产考研,重回象牙塔;另外一些人,则有意避开了传统企业选择了更合乎心意的公司。


某种意味上,现在的年轻人正掀起一场对抗传统的嬉皮士运动,只是有些人选择回避,有些人选择正面挑战。


"要OKR,不要KPI;要伙伴,不要办公室政治;要高效,不要3件事讲2小时。"很多年轻人寻找新的社交软件,一大原因就是想躲避微信上密密麻麻的工作通知。


"或许你不相信,但这是事实,现在公司用什么工具办公,都会被纳入求职者的择业考量范围内。"一位HR表示,"以往的OA产品普遍应用了同一个逻辑,自顶向下,打造成管理者专属的工具,这类产品大多常见于老派做法的企业。但现在时代变了,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职场供需关系也发生了微妙变化,部分正在寻觅跳槽机会的打工人,会有自己的择业标准,比如网络热传的卫生纸有几层、是否有中老年员工、有没有35岁淘汰言论等。"


倒逼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开始转变思路。去年,处于中国最大风口的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做了一个共同选择,把组织迁移到飞书上,当时这件事在业内还引起不小轰动。唐彬森(元气森林创始人)在接受采访时也曾提到,"元气森林的管理层很少开大会,都是各部门和我约小会,我的日历和OKR都公开在飞书上,方便高管和我约时间,这两年不少传统饮料公司跳到元气的管理人员首先要学的就是用飞书。"在他看来,这是给传统饮料"赋能"。


这些变化,其实不难理解。现如今,个体不仅是组织的雇员,也是组织的用户,企业想要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把"人"视为组织最重要的资产,按照一些职场人的说法,有时候对办公工具的选择上,也藏着这家公司的基因和品味。


03


有人留下,有人想逃


大厂变成了一座围城,有人在外面为了一份offer奔走焦虑,也有人身处"城"内想要逃离。


00后应届生点点一直对大厂很向往。2022年春节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点点从朋友那里获得了内推资格,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顺利通过了两轮电话面试,成为了某头部电商大厂的运营。


实习的第一天,宽敞的办公环境和贴心的入职服务,让她感觉十分兴奋。当晚七点十四分,她还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工牌和工作餐,分享着自己的新鲜见闻。


但不出两天,这种初入大厂的新鲜感便很快被消磨殆尽。极低的工作效率和缺乏创造性的工作内容,让身为00后的点点产生了落差。"你可能需要一个素材,或者一个反馈,但一天下来八九个小时之后你才能得到,一整天每个时间段我都在催。"此外,对于录入信息这样的机械化工作她也较为抵触。"一个一个手动去录入,这种事我肯定不干,打印、跑腿都比这个有意思。"


身处其中点点还很没有安全感,"部门例会上说,如果要是这周毛利下降,这个部门可能就不存在了,就要解散了。"而一旦部门解散,裁员比例将达到50%,其余的50%也要被迫转岗。


而一次加班直接引爆了点点的情绪。一天晚上八点半,加了一小时班的点点合上电脑准备离开工位。她拿起工牌,轻手轻脚地披上外套,生怕被一旁还在加班的同事察觉。但同事还是发现了,对她说:"虽然名义上是下班了,但是你怎么走这么早?"


点点一怒之下,产生了逃离的念头,她提交了辞职申请,并卸载了公司的APP。这一天,是她进入该电商大厂实习的第4天,按照原计划她将在实习期结束后转正。她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在那样的企业氛围下,我觉得其实并不能成长多少或者学到多少东西,反而感觉自己的时间会被很大程度地压缩。"


当然,也有00后对于大厂的工作状态比较满意。对于Jason来说,即便是在曾经以"996"闻名的阿里工作,他也觉得比自己读研的时候轻松很多。


他认为工作和读研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作是有"时间界限"的,正常情况下,回到家意味着工作也可以暂时放下,但如果要做科研项目,一年365天,一天24个小时都要为这个课题担心,自己心里的弦一直是紧绷的。


"读研的时候压力很大,每天的DDL(任务截止日期)顶在头上,我会成宿成宿地睡不好觉,有时候科研强度也能到’007’。反倒是工作了以后,自己才有了生活。有时候我觉得回家很无聊,也会主动加班到晚上十一点再回去。"Jason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一直在腾讯实习的玉洁则越来越强化了自己对大厂的认同感,大厂的经历让双非本科学历的她,见到了更大的世界,接触到了"更高的圈层"。"我以前会很抗拒加班这件事,但来了以后发现每个同事学历几乎都比我高,经历也比我更丰富,而她们都会主动工作,主动加班,在这种内卷的环境中,我感觉自己已经被同化了。"


对于互联网普遍存在的加班现象,她表示,每个行业都会很累,加班也就意味赚得多,"自己学会心理调节就行了"。


还有一些毕业生,虽然也在向大厂投递简历,但他们最终选择去哪里作为职业生涯的第一站,还要视情况而定。


在2022年秋招中,被阿里巴巴录用的涵莫,开始着手准备考研,她想为自己的人生"多手准备"。曾经因为大厂秋招焦虑失眠,最后拿到京东offer的小谷,则准备考公务员和选调生,如果能考上,他想去当公务员。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Cooper在经历了两年的大厂招聘后,也逐渐佛系了起来,"如果在大厂的业务平平稳稳,没有突破的话,我会更倾向于初创类型的创业公司。"2001年出生的他,更看重个人价值感,而不仅仅限于在大厂"拧螺丝"。


今年毕业的小天,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小红书更新自己的春招表格,表格显示她投递了腾讯、网易、京东甚至是华为、OPPO等科技公司。


"虽然在小红书,我呈现的是很想进大厂的一种形象,但这并不代表我在春招过程中的全部,我只是选择把求职大厂的这一条路分享出来。虽然大厂的薪资很有诱惑力,但如果它的岗位需求和我的自我价值实现不匹配的话,我宁可接受一个中小厂的offer。"小天说道。


她强调,"一定要想清楚进大厂是为了什么。"


00后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有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这也是国内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


就业人数持续增加,用人单位的需求却在减少。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报告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用人单位对应届生的需求同比下降11.2%,而供给侧求职者的数量却上升了37.8%。


00后正式进入职场,这届春招抢人难,择业更难!


04


年轻人更亲睐什么样的企业?


"我希望加入的企业,它的文化是透明、高效的。"


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人初入职场的心声。他们成长于强信息和强反馈的环境中,由于PC电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在海量信息里游刃有余的他们也训练出极强的信息接收和过滤机能,习惯在人机交互中"传输-反馈-应答"的互动闭环,相比于职场里的人情世故,他们虽然稚嫩但更纯粹,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身边的朋友一气之下裸辞,甚至一年换3、4家公司。


这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很多公司迫于经营层面的压力,上传下达、传统地实行高压KPI。就在前几年,996、007还经常挂在打工人的嘴边,"摸鱼"、"带薪如厕"也成了同事之间的自嘲,甚至前段时间还爆出公司监控员工办公的新闻,员工和老板也站到了对立面。


但事实上,"摸鱼学"的诞生并不是因为当代年轻人太懒,而在于工作本身不够激动人心,或者说是年轻人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与陈旧低效工作方式的矛盾。换句话说,当代年轻人摸鱼的动机不同了:摸鱼不再是简单的"kill time",他们极其关注自身成长,有着很强的自驱力,不仅会把任务完成达到外部标准,也会把事情做好满足内在的自我审判。


根据《2021年90后、95后职场调研报告》显示:90后员工反感刻板、守旧的工作方式,习惯以灵活、新颖的行动去更新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一切事物,比如有位95后被访者反馈在获悉任务要求后,虽然有过往方法参考,但他更喜欢用年轻人的思维去达成工作目标,在过程中植入自己的"价值印迹"。


为了讨好这届年轻人,HR们在JD(职位描述)的钻研上也是煞费苦心。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不少企业把"用飞书办公"写进了JD,其中就包括我们所熟悉的元气森林、理想汽车、得到等。值得一提的是,HR们并没有把飞书归类到Office、PS等硬技能一栏,而是被放在了岗位福利、成长资源上。与其说它是一道技能门槛,倒不如看作是甲方在人才招聘时特意标注的差异点。


05


不愿做一颗螺丝钉


自我意识觉醒,是这届年轻人的共性。


某种程度上,它是个体意识进化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代际发展的客观现象,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他们更愿意遵从内心的价值坐标,外界评价仅用作参考,当事物变化与内在价值不相符并无法使个体信服时,他们就会有所抵抗,对于公司的管理者来说,这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


普华永道曾在《2021全球职场调研中国报告》中提到,"与全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更强调自主性,而非稳定性,受访者中60%的中国员工表示,如果被迫选择的话,他们更强调工作的自主性(对自己的工作、工作内容和时间有控制权),而不是稳定性(工作有保障以及长期服务一家机构)。"


关于这个矛盾,C.R罗杰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也有过类似阐述。


他曾提出过"自我概念":自我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真实的自我,即现实中的自我形象;另一种是理想自我,是一个人期望达到的自我形象。一般来说,人天生就有自我实现的需求,真实的自我会受理想自我的驱动,当两种自我重合或无限接近时,个体处于健康自然的状态,一旦两种自我评价差距过大,就会导致焦虑和适应不良的行为。


随着95后、00后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他们骨子里的"个性主义"席卷了职场。"不要内卷、工作高效、文化开放、管理扁平",和10年前的职场相比,这是一套完全相反的逻辑。择业时,求职者不再把薪资待遇当作最大权重,也不愿为求安稳妥协于父母。


他们不想做一颗螺丝钉,而想做一个独立思考的大脑。加入一家崇尚效率的公司,是当代职场人的最终幻想:能让机器干的事就不要让人干,把人从重复繁琐的工作里解放出来,去做一些更有创意的事情。我希望我的工作是脑力劳动,而不是体力劳动。只有用上好的工具,才能不做工具人,不想被动完成指令,而想主动推动事情发生。


06


多元价值观时代,管理模式


和工具也需要更加多元


随着以00后为代表的新鲜血液加入,职场人的价值观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在管理模式和工具提效上不断创新,以更加灵活、包容的机制,激发年轻人们的创造力和激情。长远来看,这件事的受益者绝非只有打工人一方。


对于企业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愈发庞杂,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但庞大的体量意味成本激增、效率低下,犹如一头大吨位的象缓慢地行走在草原上,能走,但快不了。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当下,当同赛道的其他选手高歌猛进时,不快也等同于落后。


如何提升企业管理效率,而又不至于让人沦为服务于指标的工具?以飞书为代表的高效协同办公软件们正在试图给出新思路,通过帮助企业摆脱冗余的组织模式,将"大象"减重成"猎豹"。


同时,考虑到人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管理者们通过使用更先进的办公工具,不遗余力地在细微之处为每个人提供创造价值的舞台,力求每一根毛细血管都能在"猎豹"的身体里发挥微妙的作用,为其"增肌"。


如此一来,企业才能拥有健硕的体魄,在岁月的长河中跑得更快、更远。


某种程度而言,企业的未来,取决于如何打造更加高效、敏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或者说能否掌握先进的管理模式。


数字经济时代,是变革与创新的时代。


去年底,职场社区平台脉脉发布"2021职得去公司"榜单。其中的「先进办公模式TOP企业」榜,在综合调研了上百家企业的办公模式后,筛选出了蔚来、理想汽车、元气森林、Keep等众多优质雇主企业。这些企业无一例外都是这个时代最愿意提升协同和管理效率的企业。


没有难伺候的员工,只有不合时宜的管理模式。


江山代有才人出,如何招聘到优秀的千禧一代、发挥年轻人的最大价值,让企业成长始终保持澎湃动力?很明显,眼下留给企业思考的时间不多了。


本文来源:新眸,雷 峰网,AI财经社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9:00-18: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1943号

地址: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龙环一路南方明珠商务中心5楼A525 EMAIL:kf@pingxiu.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